Erasmus 是歐盟最大的交換學生制度,台灣也有相關的獎學金介紹,我們也常在學校裡遇到erasmus的學生或相關活動,感覺大部分erasmus短期交換學生都是來玩的,類似是一種遠距遊學趴,計劃會幫學生媒合好遊學的學校,而學校又會提供在當地的宿舍、課程等等。米蘭理工當然是erasmus的成員之一,好處是我們也可以透過米理學生身份得到交換機會。
Erasmus 是歐盟最大的交換學生制度,台灣也有相關的獎學金介紹,我們也常在學校裡遇到erasmus的學生或相關活動,感覺大部分erasmus短期交換學生都是來玩的,類似是一種遠距遊學趴,計劃會幫學生媒合好遊學的學校,而學校又會提供在當地的宿舍、課程等等。米蘭理工當然是erasmus的成員之一,好處是我們也可以透過米理學生身份得到交換機會。
這次去舊金山(SF)認識了當地舊金山藝術大學(AAU) 台灣留學生會會長David,聊天中談到不少各自的留學生活,覺得拿來比較相當有趣,發現許多兩地狀況是差不多的。上圖是David架設的網站,http://aautsalife.zzl.org/TSA_WEB_DESIGN/NEWS/NEWS.html,架構跟我的很像,沒想到David也是熱心的人啊,還有接送機服務,so sweet,不過台灣留學生在SF有數百人之譜,自然不是米蘭比得上的。
如題,展出內容包括比例模型、圖面,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參觀一下,順帶一提義大利仿生造型設計(Biodesign)大師 Luigi Colani 的作品也在附近的Bovisa三年展館進行巡廻展,請上網查詢參觀時間和門票,http://www.triennale.org/index.php?idq=1510
很多朋友在義大利畢業後可能都想在歐洲找工作,線上CV成為一個普遍運用的管道,這邊介紹幾個線上履歴表網站,包括大家熟知的Linked in,以及設計師用的Coroflot,研究者用的Academia。
米蘭音樂學院跟我住的宿舍在同一條街,就在我每天去San Babila搭地鐵的路上,聽名字就知道是米蘭首屈一指的音樂學校,成立於1891年,全名為Conservatorio Giuseppe Verdi di Milano,以著名作曲家Verdi為名。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 是美國少數具有完整獨立設計學院,甚至提供設計博士學位的知名大學,也是少數可以其設計學院與傳統獨立設計名校,如RISD、Cranbrook、Art Center相競的學校。而它的產品開發碩士課程(MPD,一年課程)是由設計學院與機械工程系共同組織,但又整合管理和設計思考的理念在內,因此走向界於MIT和Standford之間,請參考連結:
這是前兩天seminar的行程之一,拜訪建築工程學院及實驗室。位在Leonardo校區的建築工程系有自已專屬的模型工作室,功能與Bovisa校區的模型工廠不同。由於建築模型大多是比例模型,因此它們的模型工作室配備的都是德國Proxxon的各式精細加工機,如迷你線鋸、圓鋸等等,專門用來製作精細物件。
前兩天參加一項由Design Representation研究實驗室策劃的一個為期兩天的講座,第二天介紹到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虛擬原型及逆向工程實驗室 (Virtual Prototyping & Reverse Modeling Lab, VPRML),裡面有不少實體與數位模型轉換相關設備技術,足堪台灣學校借鏡。
著名國際設計期刋Design Issues是由麻省理工學院所發行的,然而MIT並沒有獨立產品設計課程,但在機械工程系納入一些相關課程在產品開發學程,其他學程包括機械控制 、能源科學、海洋科學。相較於MIT建築的設計課程,ME會更加接近產品設計,只是看待設計所佔比例不如建築。嚴格來說,MIT 機械工程系(ME)完全就是在訓練工程師,只是納入產品設計以利學生與設計接軌。而MIT體制外的產品開發創意中心則是一個綜合學術研究中心,是MIT與Sloan管理學院的合作單位,研究範圍從工業設計到市場分析都有,包括整個產品開發過程,不少ME研究生會參研究計劃。請參考連結如下:
米蘭理工有好幾個校區,除了在米蘭市以外,還有幾個分散在市區以外,包括在Lecco和Como兩個在湖旁的校區。米蘭的正北方有個面積很大的湖呈人字型,Lecco位在右下角,Commo則在左下角。這次因為跟教授討論才有機會去到Lecco,上圖為Lecco 校區的入口招牌。
由於米蘭理工的設計博士班要求(義大利)學生需進行至少三個月短期海外研習,因此在找尋研習單位的過程中,也發現許多名校開設產品設計相關課程。以往這些學校對於設計並不重視,可能是相對於工程領域來說,產品設計的研究價值很有限,所以很少能進入這種學校的課程。然而產品設計逐漸發展成一個獨立又跨領域的學門後,名校們也漸漸開設以自已理念來發展的設計學院,如史丹佛大學設計學校 http://design.stanford.edu/PD/。習慣在傳統設計名校申請的同學,或許可以考慮不同的思維。
米蘭理工設計學院的各個實習工廠都採取證照制度,由於設計學院科系眾多,大學和研究所加起來應該超過十個科系,而實驗室共計有木工模型工廠、服裝工作室、攝影棚及剪接工作室、金工工廠、逆向工程及快速原型實驗室等等,這些工廠及實驗室都有專業技師管理,並開放給所有設計學院學生使用,但必須參與使用講習及考試,才能得到許可使用。
5/5是米蘭理工官方主辦的畢業生就業招聘會 Career Day,這次在Bovisa的工程學院校區舉辦,規模不輸台灣政府辦的類似活動。由於我不是畢業生,並沒有收到相關通知以及進行線上登錄等前置動作,但職缺似乎以工程師類為主。下圖為接待處。
在Bovisa黃樓一樓入口處現在有2010年汽車設計碩士班TAD的作品展示,共有四組油土模型、草圖及3D彩圖展示中。贊助廠商包括Alfa Romeo、FIAT及VWitaly等義大利車廠。
照片中大家都很賣力地在吃喝......,不知說什麼才好......但很高興大家透過這次聚餐面對面地認識,希望更多人加入我們的行列!記得一年多前在米蘭台灣留學生除夕聚餐中,四五十個人中只有三個來自米蘭理工,要詢問什麼資訊都比別的學校的台灣學生來得辛苦,想一想還真是心酸.....
米蘭理工的碩士畢業程序是在三四月左右的某天同時進行答辯和畢業典禮,在這之前論文和答辯簡報都要先經過指導教授核可,所以答辯後只是決定分數高低,簡報大約是20分鐘時間。答辯場次會公佈在一樓,大部分場次都開放旁聽。
PSS碩士班辦的專題成果發表會,學校找了幾家特殊加工技術廠商合作,包括水刀、雷射切割、蝕刻等等,難怪主題叫Cut It Out,學生必須善用這些加工技術的特點並作為作品製程之一以進行設計。全班分為12組左右,一組3人,有四個主題。此班為英文授課,不乏國際學生,義大利學生約佔一半左右。很喜歡這裡辦發表會的氣氛,例如有現場演奏。